《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目錄
劉俊文主編,中華書局,1992年7月
本書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統地向中國學術界介紹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成就的學術論著漢譯選集,分十卷出版。下麵為分卷目錄:
△第一卷 通論
中國古傳說之研究
概括的唐宋時代觀
歷史上所見的南北中國
東洋民族發展史序說
中國史上古代社會問題劄記
東洋中世史的領域
古代中亞的終結
東洋的近世
△第二卷(專論)
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特質的問題所在
中國古代帝國形成史論
東亞世界的形成
中國的中世
六朝時代的名望家支配
中國社會構造的特質與士大夫的問題
鄉紳支配的成立與結構
關於明清時代的包買商制生產
附錄戰後日本的中國史論爭
日本學者研究中圖史論著選譯
總論
秦漢帝國論
六朝貴族制論
均田制研究的展開
宋代地主與農民的諸問題
明清鄉紳論
明清時期商品生產問題的爭論
△第三卷(上古秦漢卷)
關於中國聚落形體的變遷
由宗教方面所見的殷代幾個問題
關於殷末周初的東方經略
周初殷人之活動
西周後期社會所見的變革萌芽
說春秋時代的縣
《管子‧弟子職篇》探研
盡地力說考
漢代的國家財政和帝室財政的區別及帝室財政一斑
踐更和過更
西漢的監專賣制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漢代絲織品的生產形態
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
父老
武帝之死
劉秀與南陽
居延漢簡所見候官試論
中國古代專制主義的基礎條件(節譯)
漢代的“家人”和君臣關係
△第四卷(六朝隋唐)
六朝貴族制社會的成立
六朝時期隸屬民的諸形態
六朝時代的村
晉武帝戶調式研究
北魏末的內亂與城民
西魏時期的二十四軍與儀同府
侯景之亂與南朝的貨幣經濟
梁陳政權與梁陳貴族制
所謂隋的廢止鄉官
隋的貌閱與唐初食實封
碾磑尋蹤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唐代賦役制度新考
唐代商稅考
中國古代物價初探
唐代折衝府分佈問題研究
唐代的縣尉
藩鎮親衛軍的權力結構
唐初的貴族
唐朝氏族志研究
△第五卷(五代宋元)
從部曲走向佃戶
五代鎮將考
宋代的佃戶制
宋代的官僚制和大土地佔有
宋代鄉村的戶等制
南宋米市場分析
宋都杭州的商業中心
論宋代的皇城司
南宋的水軍
宋初的寄祿官及其周圍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王安石的吏士合一政策
遼代的移民政策和州縣制的建立
金代中期的猛安謀克戶
元代紙幣的價值變動
元代的錄事司
元代的知識份子和科舉
△第七卷(思想宗教)
《左傳》中的霸與德
漢初道家思潮的派別
司馬遷的經濟思想
六朝士大夫的精神生活
宋代的儒教與佛教
明代思想的一個基調
《明夷待訪錄》的歷史地位
明清時期的人性論
六經皆史說
魏晉佛教的展開
北魏的僧祇戶佛圖戶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唐代寺院對俗人開放為簡便投宿處
敦煌的寺戶
關於喫菜事魔
道教的鏡與劍
靜室考
金代的新道教與佛教
功過格的研究
△第八卷(法律制度)
中國上古刑罰考
居延出土的詔書冊和詔書斷簡
西漠文帝的刑法乞討革和曹魏新律十八篇篇目考
唐律的通則性規定及其來源
唐代賤民部曲的成立過程
唐代的三省
宋元時代的法制和審判機構
宋代的頑佃抗租和佃戶的法律身份
遼代北面中央官制的特色興世官制的意志
大明令解說
明清時代的一田雨主習慣及其成立
清律之成立
清代州系衙門訴訟的若干研究心得
△第十卷(科學技術)
漢代觀測技術和《石氏星經》的年代
漢代改曆及其思想背景
西歐科學興明末
中國本草的歷史展望
犁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作用
《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和水利灌溉
關於宋代的鐵
中國中世的酒
夜鳴之鳥
模式‧認識‧製造
- Nov 01 Thu 2007 20:05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