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華編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冊數:203
▲經部易類三十四種
△第1冊
1 京氏易傳 京房(撰)陸績(注)范欽(訂)
3 漢魏二十一家易注 孫堂(輯)
2 周易鄭注 鄭玄(撰)王應麟(輯)丁傑(定)張惠言(訂)
6 周易注(宋本) 王弼韓康伯(撰)陸德明(音義)
△第2冊
4 周易正義 王弼(注)孔穎達(疏)
5 周易集解 李鼎祚
△第3冊
7 周易口義 胡瑗
9 易童子問(存目,見《歐陽修全集》) 歐陽修
8 溫公易說 司馬光
10 橫渠易說(存目,見《張子全書》) 張載
11 易傳(存目,見《二程全書》) 程頤
12 漢上易傳 朱震
△第4冊
16 誠齋先生易傳 楊萬里
14 易學啟蒙 朱熹
13 周易本義 朱熹
15 楊氏易傳 楊簡
△第5冊
17 易學啟蒙通釋 胡方平
18 周易本義附錄纂注 胡一桂
19 周易啟蒙翼傳 胡一桂
20 易纂言 吳澄
△第6冊
21 周易本義通釋 胡炳文
22 易經蒙引 蔡清
△第7冊
23 周易集注 來知德
24 易學象數論 黃宗羲
25 周易內傳 王夫之
△第8冊
26 周易外傳 王夫之
28 易圖明辨 胡渭
29 周易述 惠棟
△第9冊
30 易漢學 惠棟
27 周易折中 李光地
△第10冊
31 周易虞氏義 張惠言
32 雕菰樓易學 焦循
△第11冊
34 周易集解纂疏 李道平
33 周易姚氏學 姚配中
▲經部書類二十六種
△第12冊
36 尚書正義 題孔安國(傳)孔穎達(疏)
△第13冊
35 鄭氏古文尚書 鄭玄(注)王應麟(輯)李調元(補正)
37 洪範口義 胡瑗
38 東坡書傳 蘇軾
40 書集傳 蔡沈
42 書疑 王柏
43 尚書表注 金履祥
44 書纂言 吳澄
△第14冊
39 尚書全解 林之奇
41 尚書要義 魏了翁
△第15冊
45 讀書叢說 許謙
46 書傳大全 胡廣等
△第16冊
47 尚書考異 梅鷟
48 尚書引義 王夫之
49 尚書古文疏證 閻若璩
50 古文尚書冤詞 毛奇齡
51 古文尚書考 惠棟
△第17冊
52 尚書集注音疏 江聲
△第18冊
53 尚書後案 王鳴盛
△第19冊
54 尚書今古文注疏 孫星衍
55 書古微 魏源
△第20冊
57 今文尚書考證 皮錫瑞
58 尚書古文疏證辨正 皮錫瑞
▲經部書類附錄二種
59 尚書大傳輯校 伏勝(撰)鄭玄(注)陳壽祺(輯校)
60 尚書大傳疏證 皮錫瑞
▲經部書類(續)
△第21冊
56 尚書孔傳參證 王先謙
▲經部詩類二十一種
△第22~23冊
61 毛詩注疏 鄭玄(箋)孔穎達(疏)
△第24冊
62 詩本義 歐陽修
63 詩集傳 蘇轍
64 詩集傳 朱熹
△第25冊
65 呂氏家塾讀詩記 呂祖謙
66 慈湖詩傳 楊簡
△第26冊
76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陸璣
77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 毛晉
78 詩地理考 王應麟
80 詩古微 魏源
△第27~28冊
67 詩經世本古義 何楷
△第29冊
68 詩廣傳 王夫之
69 毛詩稽古編 陳啟源
70 毛詩說 莊存與
△第30~31冊
74 毛詩後箋 胡承珙
△第32冊
72 毛詩傳箋通釋 馬瑞辰
△第33~34冊
73 詩毛氏傳疏 陳奐
△第35冊
71 詩經通論 姚際恒
75 詩經原始 方玉潤
△第36冊
81 詩三家義集疏 王先謙
▲經部詩類附錄一種
附錄 79 韓詩外傳 韓嬰(撰)趙懷玉(校並輯補逸)
▲經部禮類二十六種
▲經部禮類周禮之屬三種
△第37~38冊
82 周禮疏 鄭玄(注)陸德明(音義)賈公彥(疏)
83 周官新義 王安石
△第39~41冊
84 周禮正義 孫詒讓
▲經部禮類儀禮之屬八種
△第42~43冊
85 儀禮注疏 鄭玄(注)賈公彥(疏)
△第44冊
86 儀禮集釋 李如圭
88 儀禮圖 楊複
△第45冊
89 儀禮集說 敖繼公
92 儀禮喪服文足征記 程瑤田
△第46冊
90 儀禮鄭注句讀 張爾岐
91 儀禮章句 吳廷華
△第47~48冊
87 儀禮正義 胡培翬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七種
△第49~51冊
93 禮記正義 鄭玄(注)孔穎達(疏)
△第52~54冊
94 禮記集說(衛湜) 衛湜
△第55冊
95 禮記集說(陳澔) 陳澔
97 大戴禮記 戴德(撰)盧辯(注)
99 大戴禮記補注 孔廣森
98 大戴禮記解詁 王聘珍
△第56~57冊
96 禮記集解 孫希旦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六種
△第58冊
100 禮書 陳祥道
△第59~61冊
101 儀禮經傳通解、續 朱熹 黃榦(續)
△第62~70冊
102 五禮通考 秦蕙田
△第71~72冊
105 禮書通故 黃以周
△第73冊
103 禮經釋例 淩廷堪
104 禮經學 曹元弼
▲經部禮類雜禮之屬二種
106 書儀 司馬光
107 家禮 朱熹
▲經部春秋類二十七種
▲經部春秋類左傳之屬九種
△第74~76冊
109 春秋左傳正義 杜預(注)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疏)
△第77冊
110 春秋左氏傳說 呂祖謙
111 左氏傳續說 呂祖謙
112 左傳杜解補正 顧炎武
115 春秋左氏傳賈服注輯述 李貽德
△第78~79冊
108 春秋大事年表 顧棟高
△第80冊
113 春秋左傳詁 洪亮吉
△第81~82冊
114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 劉文淇
△第83冊
116 春秋左傳讀 章炳麟
▲經部春秋類公羊傳之屬五種
△第84冊
117 春秋公羊傳注疏 何休(注)陸德明(音義)佚名(疏)
△第85冊
118 春秋公羊經傳通義 孔廣森
119 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 劉逢祿
121 何氏公羊解詁三十論 廖平
△第86~88冊
120 公羊義疏 陳立
▲經部春秋類穀梁傳之屬二種
△第89冊
122 春秋穀梁傳注疏 范甯(集解)陸德明(音義)楊士勳(疏)
123 春秋穀梁經傳補注 鍾文烝
▲經部春秋類春秋總義之屬九種
△第90冊
124 春秋集傳纂例 陸淳
125 春秋權衡 劉敞
129 春秋集注 張洽
△第91冊
127 春秋經解 孫覺
128 春秋傳 胡安國
△第92冊
126 春秋尊王發微 孫複
130 春秋本義 程端學
131 春秋集傳 趙汸
△第93~94冊
132 春秋大全 胡廣等
▲經部春秋類附錄二種
△第95冊
133 春秋繁露 董仲舒
134 春秋繁露義證 蘇輿
▲經部孝經類四種
△第96冊
135 孝經正義 唐玄宗(注)邢昺(疏)
136 古文孝經指解 司馬光(撰)范祖禹(說)
138 孝經大全 呂維祺
137 孝經鄭注疏 皮錫瑞
▲經部群經總義類十種
139 白虎通義 班固
141 七經小傳 劉敞
142 九經古義 惠棟
△第97冊
140 經典釋文 陸德明
△第98~100冊
143 十三經注疏校勘記 阮元
△第101冊
144 經義述聞 王引之
△第102冊
145 群經平議 俞樾
△第103冊
146 經學通論 皮錫瑞
147 經學歷史 皮錫瑞
148 新學偽經考 康有為
▲經部四書類三十二種
▲經部四書類學庸之屬二種
△第104冊
149 中庸輯略 石敦山(輯)朱熹(刪定)
150 大學古本旁注(存目,見《王陽明全集》) 王守仁
▲經部四書類論語之屬九種
151 論語集解(正平版) 何晏
152 論語義疏 皇侃
153 論語注疏 邢昺
△第105冊
154 論語全解 陳祥道
155 癸巳論語解(存目,見《張栻全集》) 張栻
156 論語學案 劉宗周
158 論語說義 宋翔鳳
461 論語注 康有為
△第106冊
157 論語正義 劉寶楠
▲經部四書類孟子之屬五種
△第107冊
159 孟子注疏 趙岐(注)題孫奭(疏)
160 孟子章句 劉熙
161 癸巳孟子說(存目,見《張栻全集》) 張栻
162 孟子字義疏證 戴震
△第108冊
163 孟子正義 焦循
▲經部四書類四書總義之屬十六種
△第109冊
166 論孟精義 朱熹
△第110冊
164 四書章句集注 朱熹
165 四書或問 朱熹
△第111冊
167 四書集編 真德秀
△第112~113冊
168 四書纂疏 趙順孫
△第114~115冊
169 四書大全 胡廣等
△第116冊
170 四書蒙引 蔡清
△第117冊
171 四書近指 孫奇逢
172 讀四書大全說 王夫之
△第118~119冊
173 四書訓義 王夫之
△第120冊
177 四書賸言 毛奇齡
178 四書改錯 毛奇齡
174 四書反身錄(存目,見《二曲集》) 李顒
176 四書講義 呂留良
179 四書說 莊存與
△第121~123冊
175 三魚堂四書大全 陸隴其
▲經部小學類五種
▲經部小學類爾雅之屬三種
△第124~125冊
180 爾雅注疏 郭璞(注)邢昺(疏)
181 爾雅正義 邵晉涵
△第126冊
182 爾雅義疏 郝懿行
▲經部小學類說文之屬二種
△第127~129冊
183 說文解字 許慎
184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
▲經部讖緯類二種
△第130冊
185 七緯三十六種 趙在翰
△第131冊
186 通緯逸書考七十二種 黃奭
▲史部編年類二種
△第132~135冊
188 資治通鑒綱目 朱熹
△第136冊
192 續資治通鑒綱目 商輅等
▲史部別史類一種
△第137冊
187 逸周書 孔晁(注)
▲史部雜史類二種
189 國語 韋昭(注)
190 貞觀政要 吳兢(撰)戈直(集注)
▲史部詔令奏議類二種
△第138~147冊
193 歷代名臣奏議 黃淮楊士奇
△第148冊
191 明臣奏議 乾隆(敕輯)
▲史部傳記類四十種
▲史部傳記類名人之屬十六種
△第149冊
194 孔子編年 狄子奇
195 孟子編年 狄子奇
196 韓柳年譜 呂大防
197 溫公年譜 顧棟高
199 張子(載)年譜 武澄
200 王荊公年譜考略 蔡上翔
△第150冊
202 朱子年譜 王懋竑
203 陳文節公(傅良)年譜 孫鏘鳴
201 陸象山年譜(存目,見《象山先生全集》) 李子願(重輯)
204 慈湖先生(楊簡)年譜 馮可鏞葉意深
205 宋仁山金先生(履祥)年譜 徐袍
206 高忠憲公(攀龍)年譜 華允誠
208 黃黎洲年譜 黃炳垕
207 顧亭林年譜 張穆
209 陸清獻公(隴其)年譜補遺 吳光酉
210 戴東原先生年譜(存目,見《戴東原集》) 段玉裁
▲史部傳記類總錄之屬二十四種
△第151冊
212 道命錄 李心傳
△第152冊
198 宋名臣言行錄 朱熹李幼武
△第153冊
211 伊洛淵源錄 朱熹
214 考亭淵源錄 宋端儀
213 道南源委 朱衡
215 聖學宗傳 周汝登
△第154冊
216 元儒考略 馮從吾
217 關學編(存目,見《馮恭定公全書》) 馮從吾
220 理學宗傳 孫奇逢
△第155~156冊
219 明儒學案 黃宗羲
△第157~159冊
218 宋元學案 黃宗羲
△第160冊
221 延平四先生年譜 毛念恃
226 洛學編 湯斌
224 孔子弟子考(存目,見《曝書亭集》) 朱彝尊
222 學統 熊賜履
225 儒林宗派 萬斯同
229 二程年譜 池生春諸星杓
△第161冊
223 理學備考 範鄗鼎
230 豫章先賢九家年譜 楊希閔
△第162冊
227 閩中理學淵源考 李清馥
△第163冊
228 洙泗考信錄 崔述
231 國朝漢學師承記 江藩
232 國朝宋學淵源記 江藩
△第164~172冊
233 清儒學案 徐世昌
▲史部職官類一種
△第173~176冊
234 為政忠告 張養浩
▲史部目錄類一種
235 經義考 朱彝尊
▲史部史評類五種
△第177冊
236 史通 劉知幾
238 宋論 王夫之
240 文史通義 章學誠
△第178冊
237 讀通鑒論 王夫之
△第179冊
239 廿二史劄記 趙翼
▲子部周秦諸子類儒家之屬四種
△第180冊
241 孔子家語 王肅(注)
243 孔子集語 孫星衍
244 曾子注釋 阮元
242 荀子集解 王先謙
△第186冊
268 太極圖說解 朱熹
282 太極圖說述解(存目,見《曹月川先生遺書》) 曹端
269 通書解 朱熹
270 西銘解 朱熹
271 張子正蒙注 王夫之
266 上蔡語錄 謝良佐(撰)朱熹(輯)
272 延平答問 朱熹
273 近思錄 朱熹呂祖謙
274 近思錄集注 江永
△第187~189冊
275 朱子語類 黎靖德
△第190~191冊
267 龜山語錄 楊時
278 崇正辯 胡寅
276 知言 胡宏
280 北溪字義 陳淳
277 木鐘集 陳埴
279 真西山讀書記 真德秀
△第192~193冊
281 性理大全書 胡廣等
△第194冊
283 月川語錄(存目,見《曹月川先生遺書》) 曹端
284 薛子讀書錄 薛瑄
285 居業錄 胡居仁
286 道一編 程敏政
287 困知記 羅欽順
288 涇野子內篇 呂柟
289 心齋約言 王艮
290 說理會編 季本
△第195冊
291 學蔀通辨 陳建
292 龍溪會語 王畿
293 盱壇直詮 羅汝芳
294 呻吟語 呂坤
296 東林書院會語(存目,見《高子遺書》) 高攀龍
297 夏峰先生語錄(存目,見《夏峰先生集》) 孫奇逢
295 榕壇問業 黃道周
△第196冊
299 思辨錄輯要 陸世儀
298 思問錄 王夫之
300 王學質疑 張烈
302 松陽鈔存、學術辨、問學錄 陸隴其
301 榕村語錄 李光地
303 漢學商兌 方東樹
▲子部儒學類七十種
▲子部儒學類經濟之屬二十一種
△第181冊
245 孔叢子 孔鮒(撰)宋鹹(注)
246 新語 陸賈
247 新書 賈誼
248 鹽鐵論 桓寬
249 新序 劉向
250 說苑 劉向
△第182冊
252 太玄 揚雄(撰)範望(注)
251 揚子法言 揚雄(撰)李軌(注)
253 新論 桓譚
254 論衡 王充
255 潛夫論 王符(撰)汪繼培(箋)
256 申鑒 荀悅(撰)黃省曾(注)
257 昌言 仲長統
258 傅子 傅玄
259 中說 王通(撰)阮逸(注)
△第183冊
260 大學衍義 真德秀
262 明夷待訪錄 黃宗羲
263 黃書 王夫之
264 顏氏學記 戴望
265 校邠廬抗議 馮桂芬
△第184~185冊
261 大學衍義補 丘濬
▲子部儒學類性理之屬三十八種
▲子部儒學類禮教之屬十一種
△第197冊
304 女誡 班昭
305 顏氏家訓 顏之推
306 家範 司馬光
311 呂氏鄉約(存目待定) 呂大鈞
307 童蒙訓 呂本中
308 小學集注 朱熹(撰)陳選(注)
309 朱子童蒙須知 朱熹
310 增訂發蒙三字經 王應麟(撰)許印芳(增訂)
312 弟子規 李毓秀
313 曾文正公家訓 曾國藩
314 勸學篇 張之洞
▲子部雜學類九種
▲子部雜學類雜論之屬三種
△第198冊
315 人物志 劉劭(撰)劉昞(注)
316 劉子 劉晝
317 仁學 譚嗣同
▲子部雜學類雜說之屬一種
318 風俗通義 應劭
▲子部雜學類雜考之屬五種
320 習學記言 葉適
△第199冊
319 困學紀聞 王應麟
322 十駕齋養新錄 錢大昕
△第200~201冊
321 日知錄集釋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
323 東塾讀書記 陳澧
▲集部漢至五代八種
△第202冊
324 董仲舒集 董仲舒
325 揚子雲集 揚雄
326 蔡中郎文集 蔡邕
327 唐陸宣公翰苑集 陸贄
328 昌黎先生集 韓愈
331 李文公集 李翱
330 劉賓客文集、外集 劉禹錫
329 河東先生集 柳宗元
▲集部北宋二十二種
△第203~204冊
332 范仲淹全集 范仲淹
△第205冊
333 孫明複小集 孫複
334 徂徠先生文集 石介
336 李覯集 李覯
△第206~208冊
341 歐陽修全集 歐陽修
△第209冊
339 伊川擊壤集 邵雍
340 周敦頤集 周敦頤
342 張子全書(收全部文字) 張載
△第210冊
335 溫國文正公集 司馬光
△第211冊
343 王安石全集 王安石
△第212~213冊
450 二程全書(收全部文字) 程顥程頤
△第214~216冊
344 蘇軾文集 蘇軾
△第217~218冊
345 蘇轍集 蘇轍
△第219冊
337 公是集 劉敞
338 太史範公文集 范祖禹
△第220冊
346 藍田呂氏遺著輯校 呂大臨等
348 浮沚集 周行己
△第221冊
347 游廌山先生集 遊酢
349 龜山集 楊時
351 和靖先生文集 尹焞
△第222冊
352 豫章文集 羅從彥
350 梁溪集 李綱
▲集部南宋二十四種
△第223冊
355 斐然集 胡寅
354 五峰集 胡宏
353 岳忠武王集 岳飛
△第224冊
360 梅溪集 王十朋
356 汪文定公集 汪應辰
△第225冊
366 浪語集 薛季宣
368 渭南文集 陸遊
△第226~227冊
367 誠齋集 楊萬里
△第228~232 357 朱熹集 朱熹
△第233冊
370 張栻全集(收全部文字) 張栻
△第234冊
365 舒文靖集 舒璘
358 東萊集 呂祖謙
359 止齋文集 陳傅良
△第235~236冊
361 攻媿集 樓鑰
△第237冊
362 象山先生全集 陸九淵
363 慈湖遺書 楊簡
△第238冊
373 龍川集 陳亮
364 絜齋集 袁燮
△第239冊
369 水心集 葉適
376 文山集 文天祥
△第240冊
371 勉齋集 黃幹
372 北溪集 陳淳
△第241冊
375 西山集 真德秀
△第242~243冊
374 鶴山集 魏了翁
▲集部金元十二種
△第244冊
377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趙秉文
378 滹南遺老集、續集 王若虛
379 遺山先生文集 元好問
380 魯齋遺書 許衡
△第245冊
381 陵川集 郝經
382 仁山金先生文集 金履祥
383 靜修先生文集 劉因
385 雲峰胡先生文集 胡炳文
386 許白雲先生文集 許謙
△第246冊
384 臨川吳文正公集 吳澄
△第247冊
387 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虞集
388 師山先生文集、遺文 鄭玉
▲集部明三十一種
△第248~249冊
389 宋學士文集 宋濂
△第250冊
390 遜志齋集 方孝孺
△第251冊
391 曹月川先生遺書 曹端
392 文清薛先生文集 薛瑄
393 吳康齋先生文集 吳與弼
△第252冊
394 白沙子全集 陳獻章
395 敬齋集 胡居仁
△第253冊
396 整庵先生存稿 羅欽順
397 湛甘泉先生文集 湛若水
△第254~255冊
398 王陽明全集(收全部文字) 王守仁
△第256~257冊
399 王廷相全集 王廷相
△第258冊
400 涇野先生文集 呂柟
401 心齋集 王艮
402 聶雙江先生文集 聶豹
△第259冊
403 東廓鄒先生文集 鄒守益
405 王龍溪先生全集 王畿
△第260冊
404 南野先生文集 歐陽德
414 顏山農集 顏鈞
413 何心隱集 何心隱
△第261冊
406 羅念庵先生文集 羅洪先
407 近溪子集 羅汝芳
△第262冊
412 正學堂稿 李材
409 耿天台先生文集 耿定向
△第263冊
408 友慶堂合稿 王時槐
410 敬和堂集 許孚遠
411 呂新吾先生文集 呂坤
△第264冊
415 周海門文錄 周汝登
416 涇皋藏稿 顧憲成
417 馮少墟集 馮從吾
△第265冊
418 高子遺書 高攀龍
419 劉蕺山集 劉宗周
▲集部清三十種
△第266冊
420 夏峰先生集 孫奇逢
426 霜紅龕集 傅山
△第267冊
421 陳確集 陳確
△第268冊
422 南雷文定 黃宗羲
432 桴亭先生文集 陸世儀
△第269冊
425 楊園先生詩文集 張履祥
△第270冊
423 亭林先生文集 顧炎武
424 薑齋文集 王夫之
428 二曲集(收全部文字) 李顒
△第271~272冊
427 西河文集 毛奇齡
△第273冊
429 曝書亭集 朱彝尊
△第274冊
433 三魚堂文集、外集 陸隴其
430 習齋記餘 顏元
431 恕穀後集 李塨
434 松崖文鈔 惠棟
435 戴東原集 戴震
△第275冊
436 紀曉嵐文集 紀昀
440 考槃集文錄 方東樹
△第276冊
437 復初齋集 翁方綱
438 述學 汪中
△第277冊
439 揅經室集 阮元
△第278冊
441 劉禮部集 劉逢祿
442 朴學齋文錄 宋翔鳳
443 雲左山房文鈔 林則徐
444 定盫文集 龔自珍
△第279冊
445 古微堂集 魏源
446 曾文正公文集 曾國藩
447 籀廎述林及遺文 孫詒讓
448 左盫集 劉師培
△第280冊
449 康南海文集 康有為
▲出土文獻郭店楚墓竹簡二種
△第281冊
454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 佚名
455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 佚名
▲出土文獻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三種
456 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孔子詩論》 佚名
457 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性情論》 佚名
458 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周易》 佚名
▲出土文獻定州漢墓竹簡一種
453 定州漢墓竹簡《論語》 佚名
▲出土文獻馬王堆漢墓帛書二種
451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 佚名
452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 佚名
▲出土文獻唐寫本二種
459 唐寫本《論語鄭氏注》 鄭玄
460 唐寫本《論語集解》 何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