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育仁文集(全十四冊)
作者:董淩鋒 選編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8月
△第一冊
孝經正義(問琴閣叢書) 一九二四年刻本 一
孝經講義 一九二四年鉛印本 一二五
說孝經 《昌明孔教經世報》一九二四年第二卷第八期 二五五
周禮孝經演講義後序 《昌明孔教經世報》一九二四年第二卷第九期 二五九
詩經毛傳義今釋(問琴閣叢書) 民國間刻本 二六五
△第二冊
詩經講義 民國間稿本 一
爾雅今釋(問琴閣叢書) 一九二一年刻本 三八一
△第三冊
研究經籍古書方法 民國間刻本 一
周官古經舉例 民國間刻本 四三
富順宋氏考訂四禮 一九三三年鉛印本 七三
春秋經世微 《國故月刊》一九一九年第三期 一六一
諸經說例(一) 一九二四年刻本 一六七
△第四冊
諸經說例(二) 一九二四年刻本 一
樂律舉隅 清末刻本 一五五
同文解字 一九一五年抄本 一八五
說文部首箋正 民國間刻本 二三三
△第五冊
說文解字部首 一九二七年鉛印本 一
說文講義 油印本 二七三
與英國麻博士議修各國通行字典說例 《皇朝蓄艾文編》卷七十之「學術二」,(清)於寶軒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鉛印本 三九三〖ZK)〗
時務論 清末刻本 三九五
△第六冊
泰西各國采風記附時務論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石印本 一
采風記附紀程感事詩 清末刻本 二六一
△第七冊
采風記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 一
借籌記 清光緒二十年(1894)鉛印本 三二三
宋芸子先生政法講義 鉛印本 三四一
國學會演講經術政治學 一九二二年鉛印本 三九九
△第八冊
會議銀價說帖 清光緒間鉛印本 一
代國民鳴願書 民國間石印本 七九
經術公理學 清光緒三十年(1904)鉛印本 一二五
經世財政學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鉛印本 二八三
中國民法禮法關係論 鉛印本 五一一
△第九冊
政法研究學之一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十二期 一
政法研究學之一(續)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十三期 四
政法研究學之二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十四期 一〇
政法研究學之二(續)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十五期 一五
政法研究學之二(續)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十六期 二〇
政法研究學之二(續)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十七期 二五
正本學社講學類鈔序 《文史雜誌》一九一三年第一期 二九
正本學社講學類鈔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鉛印本 三五
守禦論 《皇朝蓄艾文編》卷六之「通論六」,[清]于寶軒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鉛印本 四七九
車裡界議 《皇朝蓄艾文編》卷五十七之「交涉四」,[清]于寶軒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鉛印本 四八五
庸書序 《庸書》卷首,[清]陳熾撰,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 四九三
皇朝蓄艾文編序 《皇朝蓄艾文編》卷首,[清]于寶軒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鉛印本 四九七
學報序例 《渝報》第一冊,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十月上旬報 四九九
復古即維新論 《渝報》第一冊,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十月上旬報 五〇一
原學校 《渝報》第二冊,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十月中旬報 五〇七
四川財政録序言 《四川財政録》,黃雲鵬等編,一九二六年鉛印本 五一一
上長沙張公牘 《庸言》一九一三年第一卷第七期 五一三
再上長沙張公牘 《庸言》一九一三年第一卷第十八期 五一五
△第十冊
宋評明夷待訪録不分卷 一九四二年重刻本 一
宋評封神演義稿(存卷十至十二、卷十四至十七)(一) 民國間刻本 九七
△第十一冊
宋評封神演義稿(存卷十至十二、卷十四至卷十七)(二) 民國間刻本 一
問琴閣文二卷 問琴閣詩二卷 問琴閣詞一卷 三唐詩品三卷 清光緒間刻本 三八五
△第十二冊
問琴閣詩指 民國間鉛印本 一
問琴閣文録二卷 問琴閣詩録一卷(問琴閣叢書) 一九一五年鉛印本 九一
哀怨集(問琴閣叢書) 一九二六年鉛印本 一九七
孫貞女李宜人傳贊(並序)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五期 二七九
李母孫太宜人誄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六期 二八二
前布政使銜貴州貴東兵備道羅使君祠廟碑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六期 二八二
清授資政大夫署廣西按察使太平思順道何公墓碑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十五期 二八五
清封奉政大夫范海卿先生墓誌銘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二十期 二八八
誥封宜人陳母李太宜人頌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二十五期 二九〇
名山吳伯竭儀禮訓故禮事圖詩文集序 《戊午週報》一九一八年第二十七期 二九二
前征禮學館顧問官灌縣訓導吳征君墓表 《戊午週報》一九一九年第三十三期 二九四
文學處士嚴君墓誌 《戊午週報》一九一九年第三十八期 二九七
長短經是非篇平議序 《戊午週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十一期 三〇〇
七夕長安驛見月 《戊午週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十一期 三〇二
過洛陽聞道旁語有思往事 《戊午週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十一期 三〇二
飛來佛像頌 《海潮音》一九二九年第十卷第八期 三〇三
青城詩 《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國文學會學刊》一九二六年第一期 三〇四
游青城常道觀經軒轅台至朝陽洞望諸峰 《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國文學會學刊》一九二六年第一期三〇六
游宿青城題贈常道觀 《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國文學會學刊》一九二六年第一期 三〇七
游靈岩 《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國文學會學刊》一九二六年第一期 三〇七
和周木崖次湘綺先生秋日參議院偶感原韻甲寅 《船山學報》一九三三年第二期 三〇八
答楊埏之刑部見贈長歌 《憲法新聞》一九一三年第二十三期 三〇九
征招(題山腴先生翻書圖) 《國立四川大學季刊》一九三五年第一期 三一一
論史學方志上下篇 民國間鉛印本 三一三
重修四川通志例言 一九二六年鉛印本 三二三
重修四川通志稿後案 一九二六年鉛印本 四二三
重修四川通志目録 一九三六年鉛印本 四三五
△第十三冊
學戰概括論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一期 一
古篆沿革舉隅隸古寫經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一期 六
古篆沿革隸古寫經序(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二期 一一
君子小人界說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二期 一二
君子小人界說與經術政治直接關係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二期 一七
君子小人界說與經術政治直接關係(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三期 二一
中國政治原則講義引論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三期 二六
論中國學源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四期 二九
概論孔子以前學術緣起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五期 三五
正論孔學之統系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五期 四二
正論孔學之統系(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六期 四三
推論孔子以後學術流別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六期 四六
禮運大同小康碻解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五一
禮運第九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五三
孟子王霸章斠解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八期 五七
名學釋例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八期 六〇
續釋名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八期 六四
君子小人決義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九期 六九
古今指迷辯惑篇結論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期 七三
周禮孝經演講義後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一期 七九
孝經正義鉤命訣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一期 八五
辨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二期 九一
辨學(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三期 九七
明夷後訪録(孝經義發微)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四期 一〇一
辨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四期 一〇四
費氏易(釋出處)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五期 一〇九
聖人之言(成都青年會演講)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一一五
成言乎艮解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一一七
成言乎艮解(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一一九
周易筮法舉隅書後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一二四
國學尊經辨惑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一二七
詩國風子夏傳說論救國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一三二
孔教真理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一三九
稽古篇上(概括中西史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一四二
稽古篇下(概括中外政見)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一四七
釋文化(論中國古今一教三教文化源流)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二十期 一五三
論史學(統釋文史校讎源流得失並致康梁)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二十期 一七七
尚書發微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二十期 一八五
尚書發微(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一期 一八七
學源上(兌命學而)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一期 一九一
真古文尚書發微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一期 一九四
古今一大公案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二期 二〇三
達詁上下篇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二期 二〇八
夏時傳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二期 二一四
續講學篇分別六藝九流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二二一
春秋大義上篇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二三二
春秋大義下篇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二四〇
續講文學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二四五
講學與授徒課文之異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二五二
讀黃石齋書感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二六七
周秦諸子敘録(問琴閣評)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二七一
國教宣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四期 二八七
再宣國教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四期 二九三
原學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四期 三〇三
鄉飲鄉射禮演說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五期 三一三
樂律舉隅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五期 三五三
祀典大義上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五期 三七一
祀典大義下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五期 三七三
廟祀與釋奠之異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五期 三七七
王道真宰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六期 三八一
國學會演講經術政治學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七期 四三一
易經預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七期 四九九
△第十四冊
陳北京總統府國務院保定議會曹吳巡閱使意見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一期 一
國是原理論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二期 五
國是原理論(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三期 一三
致總統意見質問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三期 一六
附講名詞法理緒言十則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四期 二三
請講名詞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四期 二五
國學會致北京總統府國務院保定議會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五期 三一
箴舊砭時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五期 三六
針舊砭時(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六期 三九
針舊砭時結論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四七
論國家性質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四九
致四川制憲處概略意見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五四
國學會講學月刊臨時增刊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五九
必也正名新義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九期 六〇
必也正名新義(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期 七二
宣告不能承認國會議員理由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期 七五
代國民電政府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期 七八
聲討民國國民叛國之宣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一期 八二
四川地方自治籌備會宣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一期 八五
覆旅京川同鄉告濟日災電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二期 八八
遍告國人書發起地方自治宣言書書後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二期 九九
國家學決論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二期 一〇六
商榷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三期 一一六
商榷書(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一三四
商榷書(第三)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一三七
講論孟談國是寄何曉生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三期 一四二
存倫篇補義平議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四期 一五一
倡興普及教育改良學制方法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四期 一一五六
國是揭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五期 一六五
更化篇議學制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一七九
甲子春學會演講社致詞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一八五
共和鉤沉平議示子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一八七
共和鉤沉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一九五
建國憲法討論通告國人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二〇一
民國國民叛國一篇書後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二〇五
國學學制改進聯合會宣言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二〇九
改良學制議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二一一
國學研究社講習專門學科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二二七
四川國學會舉行鄉飲鄉射廣告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二三三
廣鄉于國談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二三四
論世變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二四〇
里昂見聞雜記感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二四三
國是學校根本解決論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二四九
熄楊墨(斯世怪駭感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二六一
致省長、督理厘正銅幣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二十期 二六八
致孔教總會論規複夏正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一期 二七四
憲法沿革挈要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一期 二八〇
癸亥川兵事起國學會暨三會會議擬告國民並請仲裁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一期 二九〇
國民請願喤引(轉采成都兩報)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一期 二九一
五族人民痛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一期 二九五
讀吾五族人民痛言討論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二期 三〇三
國教宣言致國民會議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二期 三〇九
函授社史學講義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一期 三一六
函授社史學講義(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二期 三一九
同文解字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四期 三二六
同文解字釋例上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四期 三三二
同文解字釋例下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五期 三三六
同文解字釋例下(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六期 三四六
說史四綱(轉載國學社史學講義 續二期)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六期 三五一
周禮地域彪蒙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三六〇
易經卦名隸古定釋詁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八期 三六六
周易經別卦名隸古定解詁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九期 三七四
易經卦名隸古定釋詁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九期 三七八
周易下經卦名隸古定釋詁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期 三八六
說文質疑廣詁敘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一期 四〇八
續文史校讎匡謬正俗並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五期 四二二
說文部首箋正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四四〇
問琴閣覆川軍總司令部函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一期 四四五
問琴閣覆政務廳函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一期 四四六
問琴閣覆函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四期 四四八
問琴閣覆陳澤霈督辦函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四四九
問琴閣覆陳洪范師長函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七期 四五一
丙辰致北京徐鞠人電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一期 四五三
廖宋同致章太炎書(轉載國民公報)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四五五
與葉秉誠談學制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四五八
問琴覆函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四六三
問琴閣覆朱闇章函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四六四
問琴閣覆函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四六七
觀瀾社詩小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一期 四六八
題觀瀾詩社 《國學月刊》一九二二年第一期 四六八
益部兩漢經師表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六期 四六九
益部先賢士女人物表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六期 四七〇
宋君西女子哀志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六期 四七一
文史校讎匡謬正俗制(附國學文選例)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二期 四七三
宋君西女子遺文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四期 四七七
後感舊詩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四七八
前感舊詩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四八四
趙雲龍贈君傳並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四九四
詠懷古跡爾疋台一首答觀瀾同社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四九七
辛亥自劾疏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四九八
道古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五〇〇
清瑾太妃挽歌辭選五首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五〇二
代人民呼籲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九期 五〇四
廣談叢說例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三期 五〇七
仿宋格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三期 五〇九
仿宋格言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五期 五一一
續宋人格言呻吟語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五期 五一一
駁梁啟超清初五大經師說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五一四
評胡適國學季刊宣言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五一九
評胡適國學季刊宣言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五二六
評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六期 五三一
評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七期 五三五
評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續前)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五四一
勸世文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五五〇
筆余閒話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五五三
請參禪悅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八期 五五三
淺近教科說 《國學月刊》一九二三年第十九期 五五五
答顏伯秦贈翰禮問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二期 五五七
答何雨辰問李澄波以侄為姊嗣稱貞女否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二期 五五八
覆謝子厚問學程書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二期 五六〇
談叢括論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五六三
評蔣竹莊講佛學大意 《國學月刊》一九二四年第二十三期 五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