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茶文獻叢刊(全八冊)
編著者:福建省圖書館編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出版年:2016-12-31
△第一册
宣和北苑貢茶錄一卷附北苑别錄一卷[宋]熊蕃 [宋]趙汝礪 撰清嘉慶四年(1799)桐川顧氏刻讀畫齋叢書本三
茶錄一卷[宋]蔡襄 撰民國十五年(1926)上海掃葉山房石印五朝小説大觀本九三
品茶要錄一卷[宋]黄儒 撰民國十五年(1926)上海掃葉山房石印五朝小説大觀本九七
茶史補一卷[清]余懷 輯清道光十三年(1833)吴江沈氏世楷堂刻昭代叢書本一○三
福建福安茶業福建省福安縣立職業學校茶場 編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目錄一二九
一、 概論一三一
二、 福安縣位置、地勢及交通一三三
三、 物産一三四
四、 人口一三五
五、 政治一三五
六、 産地及産額一三五
七、 栽培一三六
八、 製造一三八
九、 裝潢一四○
十、 運銷一四○
十一、 捐税一四○
十二、 洋商及茶棧一四一
十三、 茶號一四一
十四、 職中茶業科一四二
十五、 改進方法一四五
調查福建北路茶業報告福建省政府建設廳 編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
序一五一
目錄一五三
緒言一五五
概況一五七
附廿四年本廳辦理福州第一茶倉之經過二四七
福建茶産之研究福建省政府建設廳 編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
序二六七
目錄二六九
第一章概説二七五
第二章福建之茶業生産及産地 二八八
第三章福建茶業之分類三○六
第四章福建茶之品質三一九
第五章福建茶樹之栽培三四三
第六章茶樹之採摘及採量三六四
第七章福建茶業之製造三七四
第八章福建茶葉之運銷狀況三九四
第九章福建茶業之税收及同業組織四一九
第十章福建各縣茶業衰落之經過四二七
第十一章福建茶葉衰落之原因四四○
第十二章復興福建茶業之意見四五四
附錄 四六二
福建省政府建設廳辦理茶倉之概況福建省政府建設廳 編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四六九
福建茶業叢書(存八種)福建省政府建設廳茶業管理局 編民國二十八年(1939)福建省政府建設廳茶業管理局鉛印本四八七
茶樹施肥試驗附茶樹品種改良暫行簡易辦法福建省政府建設廳茶業管理局 編四八九
茶葉檢驗 莊晚芳 編
一、 概論五一五
二、 茶葉檢驗規程細則和標準五一九
三、 茶葉檢驗之先決問題五二八
四、 茶葉檢驗之手續五三○
五、 茶葉檢驗之用具五四九
六、 茶葉檢驗方法五五三
茗笈福建省政府建設廳茶業管理局 編
第一遡源章五七七
第二得地章五七九
第三乘時章五七九
第四揆制章五八○
第五藏茗章五八二
第六品泉章五八四
第七候火章五八六
第八定湯章五八七
第九點瀹章五八九
第十辯器章五九○
第十一申忌章五九二
第十二防濫章五九三
第十三戒淆章五九四
第十四相宜章五九五
第十五衡鑒章五九六
第十六玄賞章五九七
茶園墾植法的改良林家齊 著
一、 舊式茶園之改良六○七
二、 新墾茶園之設計六一三
三、 階段式茶園之開設法六一六
四、 茶樹播種法之改善六一九
五、 防風林及庇蔭樹之栽植六二二
六、 茶園绿肥栽培之必要及其栽培法六二二
祁紅複製之理論與實際福建省政府建設廳茶業管理局 編六二七
東北印度紅茶製焙學P. H. CarpenterC. J. Harrison 原著范和鈞 譯六四五
錫蘭紅茶製造法及其理論[錫蘭]摩彼德 著范櫻 譯
第一章概論七○九
第二章在茶園中七一五
第三章萎凋七一六
第四章揉捻七三五
第五章發酵七四五
第六章烘茶七五六
第七章篩分七六七
第八章包裝七七五
第九章結論七八○
附錄二比例濕度表七八二
附錄一總結七八三
中國飲茶起源考[日本]矢野仁一 著黄孝光 譯
一、 研究華茶歷史的必要 七八九
二、 飲茶的起源考 七九○
三、 漢代四川人的飲茶考 七九八
四、 飲茶初期爲藥用品考七九九
五、 魏晉六朝時代中國南部飲茶考一五
六、 唐代飲茶考八○九
△第二册
三年來福安茶業的改良福建省農業改進處茶業改良場 編民國二十八年(1939)鉛印本
題字三
序九
插圖一一
目錄一九
導言二一
概況二五
報告三二
編後一一二
附錄一一三
邵武建陽崇安三縣茶業調查翁紹耳 著民國二十九年(1940)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鉛印本
(一)邵武之茶業一三○
(二)建陽之茶業一三八
(三)崇安之茶業一四三
(四)三縣之茶業貿易一六二
(五)邵建崇三縣茶業前途之展望一七一
福建省茶業統計中國茶葉公司福建分公司 編民國三十年(1941)油印本一七五
福建之茶(上册)唐永基 魏德端 編民國三十年(1941)福建省政府統計處鉛印本
序二七一
目錄二七五
第一章簡史二七九
第二章生産概況二八八
第三章生産組織三三六
第四章栽培與採摘三五六
第五章製造三七七
第六章包裝與運輸四三四
福建之茶(下册)唐永基 魏德端 編民國三十年(1941)福建省政府統計處鉛印本
目錄四八九
第七章茶業市場四九三
第八章買賣情形五五五
第九章茶業金融五九二
第十章輸出六○九
第十一章成本與價格六三五
第十二章税捐六七○
第十三章管理與改進六九三
第十四章檢驗七一四
附錄一二十九年度茶業管理概況七四三
附錄二閩侯之花香七六五
△第三册
一年來的福建示範茶厰福建示範茶廠 編民國三十年(1941)鉛印本
目錄三
一、導言二一
二、組織系統二三
三、厰務概況二七
四、分厰及製茶所概況一五五
五、調查一六九
六、附錄二一一
中國茶葉公司福建分公司三十年度業務報告書中國茶葉公司福建分公司 編民國三十一年(1942)油印本
目次二六七
弁言二七一
第一章産製三一一
第二章收購三二○
第三章內銷三四三
第四章調查統計三四九
第五章其他三五二
福建茶業之改進曾燕選 撰民國三十二年(1943)抄本
目次三五九
第一章福建茶葉在中國出口貿易上的地位三六三
第二章福建茶葉上産概況三七八
第三章福建茶業外銷運輸概況四○六
第四章今後的福建茶産四二九
第五章銷路問題四四二
復興福建茶業計劃芻議何高政 撰民國三十二年(1943)抄本
緒言四六九
第一章福建茶業之重要性四七二
第二章福建茶業之概況四八一
第三章福建茶業復興之必要五一三
第四章福建茶業復興之動向五二七
結論五八八
△第四册
武夷山的茶與風景陳舜年 徐錫堃等 著民國三十三年(1944)鉛印本
序七
目次一一
上篇茶一七
一、武夷茶盛衰史話二八
二、武夷茶的成長及其種類三三
三、武夷茶的製造及其行脚四六
四、武夷茶的品飲藝術五六
五、武夷茶和文學六二
下篇風景七一
一、碧水丹山話九曲八二
二、茶區中心地的風景線一○○
三、武夷的兩極~~溪南和山北一○八
四、遊覽指南一一四
閩茶復興問題之商榷林時中 撰民國三十四年(1945)抄本
目次一二三
第一章導論一二七
第二章閩茶在國茶中之地位一三四
第三章閩茶復興之必要一七一
第四章生産方面之改進一九九
第五章製造方面之改進二三三
第六章運輸方面之改進二五五
第七章銷售方面之改進二七八
第八章閩茶復興之經費與組織三一一
第九章結論三二六
福建省農林公司茶葉部推銷、受託購製茶葉辦法福建省農林公司茶葉部 編民國三十四年(1945)鉛印本
福建省農林公司茶葉部推銷茶業辦法三四五
福建省農林公司茶葉部受託購製推銷茶業辦法三四九
福建茶業概況□□ 著一九四九年複寫本
目次三五九
一、 過去茶葉産銷概況三六二
二、 本年度福建茶葉生産情況和明年度估計三九四
三、 過去茶葉衰落原因的分析四一○
四、 對閩茶的今後意見四一七
怎樣栽培茶樹福建省農業廳特産處 編一九五五年福建人民出版社鉛印本
目錄四二八
一、 努力發展茶業生産四二九
二、 怎樣管理現有茶園四三五
三、 怎樣墾復荒蕪茶園四六五
四、 怎樣開闢新茶園四六八
閩東茶葉(經驗介紹)福建省福安專區農展會辦公室 編一九五八年鉛印本
目錄四九二
福鼎縣茶葉翻一番的領導經驗四九三
壽寧後洋社紅茶畝産八○五斤的豐産經驗四九六
霞浦草崗社茶樹重修剪豐産經驗四九七
福鼎茶場創造畝插三二萬株的育苗經驗四九九
周寧縣碼坑鄉茶樹根部育苗的經驗五○一
周寧縣家家户户育茶苗經驗五○二
△第五册
閩東茶樹栽培技術福建省福安專署茶葉局、福建省福安専區茶葉科學研究所 編一九六○年福建人民出版社鉛印本
前言五
目錄七
第一篇 概況九
第二篇 茶樹栽培技術四五
附一五三
茶葉製造學福建省福安農業專科學校 編一九六一年農業出版社鉛印本
目錄一六五
第一章緒論一六七
第二章製茶原料一七三
第三章紅茶類製造一八七
第四章緑茶類製造二四八
第五章青茶類製造二九二
第六章花茶類的窨製三二七
第七章白茶和黄茶製造三五六
第八章黑茶和蒸壓茶製造三六五
十年茶葉科學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1952~1957)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編一九六二年鉛印本
目錄四一二
福建茶樹主要栽培品種調查鑒定報告四一三
茶籽播種時期与貯藏方法研究報告四二二
閩東重點茶區土壤調查四二七
茶樹肥料試驗報告四四七
福建茶區肥料資源與積肥施肥的初步調查四五七
茶園緑肥作物品種觀察研究四六四
茶園緑肥栽培和利用技術研究四七一
茶樹根系研究報告四七八
茶樹深耕與根系更新研究報告四八六
茶樹臺刈時期及處理方法試驗四九一
老茶樹重修剪研究四九六
老茶樹重修剪示範試驗總結四九九
改造舊茶園的經驗和今後的意見五○二
茶樹採葉方法研究五○五
安溪縣茶樹栽培技術調查五一六
茶園豐産經驗(1954~1955年)五一九
茶園豐産經驗與技術示範報告(1956)五二二
茶毛蟲防治研究五二七
茶樹噴射“六六六”“二二三”對毛茶品質影響的研究五四三
紅茶製作過程初步研究報告五四七
紅茶闇條發生及其對品質的影響五五一
水力揉茶機的設計研究五六一
用水力機械裝設的紅茶初製所初步試驗工作總結五七三
緑茶殺青方法與手摇殺青機的研究五七七
手摇大鍋殺青機的研究五八二
簡便解塊機之設計研究五八八
△第六册
茶樹凍害調查研究報告(初稿)(1963年1~2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編著一九六三年油印本
一、主要調查內容與方法標準四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四
三、摘要一四
政和大白茶幼樹定型修剪研究報告(1957~1962)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編著一九六四年油印本
一、前言二一
二、研究方法與經過二一
三、結果與分析二三
四、摘要三三
五、結語 三四
福建省茶葉學會一九六三年學術年會文集福建省茶葉學會 編輯一九六四年鉛印本
目錄三九
茶樹栽培五三
茶樹品種一二五
茶樹蟲害一五二
茶葉採摘一六六
製茶及生化一九四
福建省茶葉學會一九六四年學術年會文集福建省茶葉學會 編輯一九六五年鉛印本
目錄二四五
茶樹栽培二六二
茶樹品種三三三
茶樹蟲害三七○
製茶生化三八二
我國第一批茶樹地方良種鑒定初報與推廣意見(草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編一九六四年鉛印本
一、品比鑒定結果四三七
二、對在全國範圍內推薦本省良種的意見四四○
三、對於良種發展與繁育的意見四四○
茶樹品種鑒定內容與方法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編一九六五年鉛印本
一、調查鑒定的內容與方法四四五
二、小區鑒定內容與方法四四七
三、討論四五○
花茶科研資料彙編(第一集)福建省福州茶廠、福州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編一九六五年鉛印本
前言四五五
目錄四五七
一、特種茉莉花茶窨製工藝技術測定寫實報告福州茶廠四五九
二、蘇州茉莉花茶現行窨製工藝技術的查定報告蘇州茶廠四六四
三、單瓣與雙瓣茉莉花窨製花茶品質比較試驗報告福州茶廠 四七○
四、花茶窨製工藝及其理論探討浙江農業大學四七七
五、關於茉莉花采收運輸情況的初步調查報告(摘要)蘇州茶廠四八九
六、茉莉花生理觀察初報(摘要)福州茶廠四九二
白茶研究資料彙集(1963~1964)福建省茶葉學會 編輯一九六五年鉛印本
目錄四九六
一九六四年白茶採製技術座談會座談紀要四九七
論白茶初制工藝的理論與實踐五○一
白茶管道加温萎凋試驗研究報告五一九
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五六一
閩茶小錄一九八二年抄本
目錄五八一
一、福建茶之栽培史五八三
二、閩南茶葉史略五八六
三、福建五大名茶五九四
四、烏龍茶簡介五九六
五、十種名茶原産地六○一
六、論福建茶之書目六○四
△第七册
安農校刊(茶業專號)第一卷第二期福建省立福安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編輯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一
茶訊福建省政府建設廳茶業管理局 編民國二十八年(1939)鉛印本
第一卷第一期九七
第一卷第二期一○五
第一卷第三期一一三
第一卷第四期一二一
第一卷第五期一二九
第一卷第六期一三七
第一卷第七、八、九期合刊一四九
第一卷第十、十一、十二期合刊一六九
第一卷第十三、十四、十五期合刊一九五
第一卷第十六期二一九
第一卷第十七期二二九
第一卷第十八期二三七
第一卷第十九期二四五
第一卷第二十期二五三
第二卷第一期二七三
第二卷第二期二八一
第二卷第三期二九一
第二卷第三期三○一
第二卷第五期三○九
第二卷六、七、八期合刊三一七
第二卷第九期三三三
第二卷第十期三四九
第二卷第十一期三六三
第二卷第十二期三七五
第二卷第十三期三八七
第二卷第十四期三九九
第二卷第十五期四一一
第二卷第十六期四二三
第二卷第十七期四三五
第二卷第十八期四四七
第二卷第十九期四五九
第二卷第二十期四七一
話(創刊號)話社 編輯民國三十四年(1944)油印本四八三
第貳期五○一
△第八册
閩茶季刊(創刊號)閩茶季刊編輯委員會 編輯民國二十九年(1940)鉛印本一
閩茶(月刊)福建省農林公司茶葉部 編輯民國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1946~1947)鉛印本
創刊號二一七
第一卷第二期二七三
第一卷第三期三二五
第一卷第四、五期三七五
第一卷第六期四四五
第一卷第七期四九三
第一卷第八、九期五五九
第一卷第十期六二七
第二卷第一期六九一
第二卷第二期七三九
第二卷第三期七八九